忠誠履行職責使命 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訪吉林省公安廳副廳長,長春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林海峰
近年來,吉林省長春市公安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奮力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主線,忠誠履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守護人民幸福和安寧的職責使命,不斷推動長春公安工作取得新發展、實現新突破。近日,吉林省公安廳副廳長,長春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林海峰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記者:請介紹一下長春公安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的探索實踐。
林海峰:我們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精神,準確把握公安部黨委關于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的部署要求,以建立完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主要牽引,在做專做強、抓實抓細、用好用活上下功夫,總體工作呈現“三升三降三突破”良好局面,即刑事打擊效能、治安防控質效、護航發展效果顯著提升,社會穩定領域、經濟金融領域、公共安全領域風險明顯下降,捍衛政治安全、深化改革賦能、鍛造過硬隊伍取得新突破,全市電詐案件發案數、財產損失數連續3年實現“雙下降”,群眾安全感由2020年的95.38%上升至2023年的99.17%,長春市被公安部命名為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
一是做強專業夯實基礎。按照“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和“做精機關、做優警種、做強基層、做實基礎”思路,厘清各層級職責定位,進一步做精機關、做優警種,加強專門力量、機制、手段建設,做到以專對專、掌握主動。深化落實“警地融合”“警民融合”新機制,圍繞“派出所主防”,每年保持20%機關警力下沉支援派出所,明確社區民警變“下社區”為“在社區”。
二是做優機制提升質效。以完善“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為抓手,不斷提高實戰能力。推出“社會面協同管控”新機制,推動交巡合一,建設集交通管理、快速反應、應急處置于一體的街面警務站,以派出所、社區警務室、街面警務站為支點,高效整合派出所民警、社區民警、交巡警和社會綜治力量,以點串線、以線擴面,實現對社會面治安要素的全面掌控、對各類突發警情的高效應對。積極探索部門協同的交通治堵模式,及時打通交通堵點,實現長春交通秩序的明顯變化。加強警企共建、警醫協作、警校融合,形成以公安業務“一窗通辦”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等一批樣板。
三是做精數據賦能實戰。在吉林省公安廳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探索“省市共建”模式,按照“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警綜、大數據、基礎管控等支撐平臺,高度整合數據資源和業務系統,組建實體化運行的大數據戰隊和警種數據戰隊。加速推進視頻監控系統智能化迭代升級和相關數據集成整合,為交通治理、治安防控、應急處突提供更加堅實的數字底座和數智支撐。
記者:請談談對落實“六個聚焦發力”、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的設想。
林海峰:長春市公安機關以“六個聚焦發力”為指引,錨定創建“全國最安全省會城市”、鍛造“人民最滿意公安隊伍”兩個目標,以“四個更加注重”“四個工程”為載體,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
一是更加注重理念變革,大力實施隊伍煥新工程。我們將立足新時代長春公安工作實際,在全警開展大討論、大調研,以理念變革支撐思維、機制、方法全方位創新。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確保公安工作始終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搭建平臺、完善機制,激發隊伍內生動力;注重人才引進培養,強化實兵實訓實戰。
二是更加注重改革賦能,大力實施系統重塑工程。我們將堅持系統觀念,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堅定不移推行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理順管理體制,推動組織重構、機制重塑、流程再造;堅定不移完善“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做強“情指行”、建強“數字戰隊”,集成專業資源、明晰職責分工、細化運行模式,切實提升信息化條件下主戰主防能力。
三是更加注重科技主導,大力實施新智提質工程。我們將堅定科技強警路徑,努力吸收轉化前沿科技,充分發揮“省市共建”優勢,進一步做大做強大數據實戰中心,高度整合數據資源,切實做到警情一點發起、即時響應、多維研判、合成作戰、妥善處置;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深化與科研院所“警院共建”、與高精尖企業“警企共建”,在運用虛擬解剖技術服務命案攻堅、依托衛星地圖服務提升打防管控效能等方面積極探索、服務實戰;將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深化與應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門的聯合研發,在“九小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智慧社區建設等方面構建新場景新應用。
四是更加注重守正創新,大力實施固本強基工程。我們將繼承好傳統公安工作“鐵腳板”“師帶徒”等寶貴經驗,依托公安工作新質態把新形勢下基層基礎工作做得更扎實。將深化落實“派出所主防”要求,依托“警地融合”“警民融合”機制,積極推進警力下沉、保障下傾,堅持做到“社區民警在社區”,切實把基層基礎工作做精準、做扎實;堅持民意主導警務,把為民服務、護航發展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