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在我省有這樣一群公安退休干部,他們退而不休,積極參加社會治安防控、社區矛盾糾紛調解、法律法規宣傳等活動,他們心懷熱忱、精神飽滿,用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銀發”志愿者的精神風貌。
當好社區“帶頭人”
全省公安機關始終把發揮老干部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和專業優勢作為推動老干部工作融入中心大局的重要途徑。去年以來,省公安廳政治部在全省公安機關發起倡議:按照自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倡議退休干部就近到社區警務室報到,志愿從事矛盾糾紛調解、社會治安防控等工作,讓退休干部成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的“助推器”、拉近警民關系的“貼心人”,助力“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工作走深走實。
此倡議得到全省各級公安機關退休干部的積極響應,大家紛紛主動報名參加,并表示要時刻銘記黨員身份,一定做好社區干部群眾的知心人和貼心人。省公安廳退休干部儲鵬說:“雖然退休了,但我們的黨員的本色不能忘,盡己所能發揮余熱,主動工作,奉獻愛心。這一倡議為我們提供了平臺,‘老有所為’才是最大的‘老有所樂’?!?/p>
各地公安機關積極盤活退休干部人才資源,依據特長愛好、志愿服務方向等信息,建立多元志愿服務隊,組織老干部擔任治安巡邏員、矛盾調解員、法治宣傳員、社會網格員、小區樓道員、和諧文藝員、紅色宣講員、公益志愿員、義務服務員、扶貧助學員,充分發揮“十員”作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為推動退休干部助力社區治理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工作中,全省各級公安機關主動協調對接街道、社區等基層單位,共同研究確定老干部志愿服務工作的內容和形式,為離退休老干部開展志愿服務搭建平臺、創造條件。截至目前,全省公安系統共有210余名離退休干部參加“十員”工作。
當好社區“守門人”
去年11月下旬,長春市最低氣溫跌至零下10攝氏度。漫天雪花中,一支由省公安廳退休黨員干部組成的老公安巡邏隊在長春市新城社區警官公寓小區內踏雪而行,工作熱情絲毫不遜于在崗民警。
“雖然管的都是群眾身邊的小事,但退休了還能繼續發光發熱,這讓我感到十分自豪。”老公安巡邏隊志愿者王殿學說。
據了解,各級公安機關主動探索基層治理新載體新路徑,組織老干部協助公安派出所和街道社區就地就近參與巡邏防控和群防群治工作。
老干部們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運用豐富的公安工作經驗和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及時發現小區里的苗頭性案事件、治安隱患、矛盾糾紛、消防隱患等情況,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們的“火眼金睛”。
丁華曾經是四平市公安局鐵東分局治安大隊民警,是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退休后,他主動來到鐵東公安分局七馬路派出所富強社區警務室擔任志愿者,積極參與警務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治安巡邏等工作。
作為小區的老居民,丁華不僅熟悉情況,更有廣泛良好的群眾基礎。他創新性提出了“鄰里守望相助”計劃,在社區推動建立了“鄰里互助小組”,鼓勵居民相互關照、信息共享,特別是在發現可疑人員或異常情況時第一時間聯系警務室,鄰里合力織起一張無形的安全網。
當好社區“服務人”
全省公安機關定期組織治安、戶政、法制、信訪等警種部門,協助街道社區等基層單位,對老干部開展志愿服務進行指導和培訓,幫助老干部了解新形勢、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志愿服務水平。同時,從參加志愿服務的老干部中遴選一批懂群眾心理、會化解矛盾的“行家里手”,納入“銀發人才庫”。
長春市公安局退休民警韓靈波所在社區——長春市北湖科技開發區北湖街道和安社區經常發生停水、地下車庫漏水、電梯運行故障等問題,韓靈波對接社區工作后,運用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逐一剖析問題矛盾,尋找雙方利益共同點。最終,在她的努力下,業主代表、物業公司、派出所民警和社區代表坐在一起共同制訂了整改方案,矛盾糾紛被逐一化解。
“韓姨積極投身到社區工作中,與社區工作人員緊密協作、并肩作戰,加強了社區警務與網格化管理在為民服務工作中的一體聯動,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的能效和水平?!痹撋鐓^工作人員說。
各級公安機關還組織老干部深入學校、社區(村屯)、企業開展紅色宣講和普法宣傳,并積極倡導老干部為身邊的鰥寡孤獨、生活困難、殘障人士提供義務幫助。
78歲的袁春和是吉林市公安局的退休干部,他十多年如一日堅持為所在社區——吉林市臨江街道泰和社區內的癱瘓老人免費上門理發,為鄰居義務磨菜刀磨剪子。先后被評為社區優秀黨務工作者、社區志愿者先進個人和2024年第三季度“船營好人”稱號。